一、燃烧效率与稳定性
·燃烧效率降低
生物质燃料热值普遍低于煤炭,且含水量较高,可能导致燃烧不完全或不稳定,需精确控制掺烧比例并优化空气供应。
·燃烧温度波动
掺烧后锅炉燃烧温度可能下降,尤其在灰分含量高的情况下,需通过调整燃料配比或添加床料(如石英砂)维持稳定。
二、设备磨损与腐蚀
·受热面腐蚀
生物质中氯、碱金属等成分在燃烧时易生成腐蚀性物质,加速锅炉受热面(如高温过热器)的腐蚀,需加强材料耐腐蚀性设计及定期维护。
·灰分磨损
生物质灰分可能增加尾部受热面(如省煤器)的积灰和磨损,需调整受热面布置方式(如顺列布置)以减少磨损。
三、结焦与结渣问题
·结焦层形成
生物质灰分在高温区域(如高温过热器)易形成层状结焦,影响传热效率,需控制灰分熔点及燃烧温度。
·结渣风险
灰分中低熔点成分(如钾、钠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易熔融黏附炉膛壁面,导致结渣,需优化掺烧比例及燃料预处理技术。
四、排放与经济性
·污染物减排
掺烧生物质可降低SO₂、NOₓ及温室气体排放,但对粉尘排放需加强除尘设备管理。
·经济性优化
低比例掺烧(如10%-20%)可提升锅炉热效率(约2%-5%),但高比例(如30%以上)需改造受热面或调整运行参数,经济性需综合评估。
五、运行调整建议
·掺烧比例控制:根据生物质类型(草本、木质)及热值差异,建议掺烧比例不超过20%(低热值燃料)或50%(高热值气化气),以避免锅炉性能显著下降。
·燃料预处理:需稳定生物质供应,并通过干燥、粉碎等预处理降低含水率及杂质含量。
·监测与维护:定期检查受热面腐蚀情况,优化吹灰频率,防止结焦积灰影响传热。
六、未来研究方向
需进一步探索高比例掺烧下的锅炉适应性改造技术,以及复杂生物质燃料(如动物废弃物)的燃烧特性与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
CBC系列会议已成功举办七届年度活动,十多场分论坛和行业培训活动,累计参与企业已超两千五百多家。为企业探索发展方向,为企业带来政策指引,为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CBC 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暨展览会将于5月22-23日在杭州举办,诚邀生物质全产业链专家、企业、行业精英汇聚杭州,探索生物质资源开发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