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中县兴腾养殖家庭农场繁忙不已,工人们将青贮秸秆运送到发酵池压实处理,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秸秆,即将转化为肉牛的优质饲料。而在农场另一端,牛粪经过无害化处理,被制成有机肥反哺农田,实现“秸秆-饲料-养殖-有机肥-农田”完整绿色循环产业链高效运转。
作为资中县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的重要实施主体之一,该农场获得中央财政补助200万元,专项用于秸秆饲料化利用。农场负责人林川介绍:“农场占地300余亩,设计年出栏肉牛1万头,实际年出栏量可达1.2万头以上。目前存栏约3500头,计划今年8至10月实现满产。全年青贮及黄贮饲料回收目标为3万至5万吨。”在秸秆饲料化利用基础上,该农场利用牛粪等年生产有机肥超2万吨,有效减少化肥使用,反哺农田肥力。

这种模式既破解了秸秆焚烧污染难题,又实现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擦亮“天府粮仓”生态底色注入新动能。
据悉,资中县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超17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700万元,重点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实现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饲料化利用率提升至20%。目前全县已建成秸秆收储中心384个,形成“县-镇-村”三级收储网络,并通过“秸秆换肉”工程链接53家养殖场,带动农户增收。
“今年以来已收储秸秆超2万吨,”林川表示,“其中8000吨来自周边乡镇及公民镇的订单合作,涵盖小麦秸秆、油菜秆和玉米秆。”资中县将继续加强技术培训,推广秸秆科学还田和离田利用技术,持续优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格局,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