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李埠镇万亩玉米迎来丰收期。然而,每年夏粮玉米收获季节,都会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秸秆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面临着禁烧及循环利用的难题。

过去,农作物秸秆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方式,大量秸秆被堆弃在田间地头,不仅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还留下了秸秆焚烧的隐患。为破解这一难题,李埠镇提前谋划,专题研究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通过多方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最终与江陵县凯迪绿色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多台秸秆回收机械被引入田间,开启了 “离田打包回收” 的新模式:机械臂灵活运转,将散落的秸秆聚拢、压缩,最后捆扎成一个个规整的 “秸秆卷”,这些昔日的废弃物随后被统一转运至凯迪公司,摇身一变成为生物质燃料和发电原料,真正实现了 “变废为宝”。

据悉,李埠镇为统筹做好农机低茬收割和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多措并举加强源头管控。乡镇城管人员通过与本地农机手及外来农机手宣传政策、签订低茬收割承诺书、入册登记管理等措施,建立信息群,动态掌握农机手收割位置及作业面积,联动秸秆回收公司,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玉米收割一片,秸秆回收一片”。同时,各村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向村民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使秸秆“变废为宝”,提高群众参与度、支持度。

李埠镇天鹅村陈伯伯说:“以前玉米收割后,秸秆不好粉碎回田,清理田块费力,影响下一季耕种,往往选择一烧了之。现在秸秆打捆离田,给我们解决了头疼的难题。”随着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工作深入推进,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纷纷积极响应,主动将收割后的田块交给秸秆回收公司,实现秸秆打捆离田,防患于未“燃”。

下一步,李埠镇将继续加大秸秆禁烧和回收综合利用宣传力度,力争形成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