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竹溪县蒋家堰镇示范农田的玉米地里,机器轰鸣不绝,联合收割机、秸秆打包机、运输车辆协同作业,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粒如瀑布般倾泻入车,粉碎的秸秆被同步打包成方块,有序地运往加工车间。

近年来,竹溪县积极探索,通过机械化作业,实现了秸秆的高效回收利用,积极推广秸秆科学还田技术,扎实推进秸秆还田离田工作,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真正实现了让秸秆变废为宝。同时,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专用机械设备多元化利用,重点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户采用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一体机、小型秸秆粉碎机、离田打捆机、捡拾机、搂草机等专用机械设备推动秸秆多元化利用,促进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空气质量。
据竹溪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全县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达38.3万吨,其中玉米秸秆占比可观。一部分秸秆被加工成饲料,占秸秆总量的35%;另一部分用于生物质发电;还有一部分经过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0%以上,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此次玉米收割中全面推广机械化“一条龙”作业,通过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玉米的收割效率和质量,还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促进了农业循环绿色可持续发展。此前,在全县18万亩油菜收割过程中,县农业部门率先应用的“机收+地头收购”模式,如今也在玉米收割中全面推广,一批粮油加工企业、养殖场等直接到田间收购,既保障了颗粒归仓,又实现了产销顺畅。

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不断探索创新农业生产模式,让更多农民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着力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特色模式,推进秸秆离田高效利用,提升秸秆收储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创设秸秆综合利用特色模式县,不断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绿色农业转型。
据了解,在湖北省2024年度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中,竹溪县在全省114个县(市、区)中位于前十强。2024年,竹溪县将大气污染防控工作贯穿全年不放松,从严落实工地扬尘“八个100%”治理措施,督促5家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施;部门联动路检冒黑烟货运车辆,检处车辆130余台(次);统筹25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重点乡镇购买30余台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响应期间,精准指导重点涉气企业严格落实减排措施等。当年,竹溪县优良天数达标率为98.6%,全市排名第1位,全省第5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3,在全省位居第7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