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物质燃料推广运用为抓手,改造烤房、保障供给,全面普及“绿色烘烤”模式,助力烤烟产业减工降本、节能增效。
走进位于钱相街道三道墙村的安龙县金叶烤烟综合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生物质燃料加工厂,木材边角料堆成小山,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生物质粉碎机、烘干机、制粒机等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作业,全力加快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加工,为全县烟叶烘烤提供燃料保障。

安龙县金叶烤烟综合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元刚告诉记者,加工厂的原材料主要是以边角料和树枝进行加工,一条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50吨生物质燃料。
据了解,生物质燃料成型后体积小、比重大、密度高,便于储存和运输,且干净卫生,能够大幅降低烘烤过程中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对于生物质燃料烤烟还可以,效益高,比烧煤要省力,我们拿来这里编好,就由烘烤师自己管,现在烟叶单价比原来高,效益好。”钱相街道三道墙村烟农刘厚权说。近年来,安龙县聚焦生物质燃料的推广运用,以安龙县金叶烤烟综合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由烟草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在钱相街道三道墙村、德卧镇马鞭田村分别建成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并建立“合作社生产+公司监督+烟农接收”的供给制度,做到按需生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现有两条生产线,钱相生产线是8000吨,德卧是7000吨,我们都和烟叶站上的技术员联系,各集群烤烟点能拉多少吨,我们就拉多少吨过去。”王元刚说。
与此同时,安龙县烟草部门紧盯烘烤过程中的用工、耗能和烟叶质量等重点,通过改造生物质燃料烤房3458座,全面推进绿色清洁烘烤技术配套应用,进一步提升烟叶烘烤质量和效益。

钱相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刘福桦介绍,今年,钱相街道烤烟面积是7300亩,在钱相辖区内的集群烤房点有19个,全部用的是生物质燃料,这个生物质燃料烤出来的烟叶质量特别好,有黄、软、香特点,比原来用煤来烤烟节约成本,一炕烟节约200元左右。
今年,安龙县共种植烤烟4.84万亩,并全部采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烘烤,烟叶总产值预计达2.135亿元,为烟农增收、产业增效交出一份生态“烤卷”。“到今年10月份,各个集群烤烟点开始铺料,2026年计划目标任务是15000吨。”王元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