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甲醇-柴油双燃料危化品船“江隆XX”在长寿川维码头5号泊位顺利完成首次甲醇燃料试加注作业,这标志着重庆辖区绿色船舶燃料供应服务取得重要进展。

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的浪潮下,甲醇燃料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船舶替代燃料,正受到越来越多航运企业的青睐。近年来,国内甲醇燃料动力船舶数量快速增加,但由于国家尚未出台专门的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管理法规,配套加注服务能力明显滞后,尤其是针对危险品船舶的甲醇燃料加注,更面临设施缺失、标准空白、监管无据的现实困境。
在此背景下,重庆海事局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主动跨前服务。在了解到甲醇动力船舶运营企业面临“有船无燃料”的难题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研评估,选定基础条件较好的长寿川维码头作为试点,指导其依托现有甲醇装卸泊位和设备,通过流程优化、安全论证和设施适应性改造,探索构建临时加注能力。在缺乏上位法规和统一标准的情况下,重庆海事局组织专家团队,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最佳实践,帮助企业制定加注作业方案、安全规程和应急预案,为危险品船舶甲醇加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重庆方案”。

响应企业需求,破解加注难题。
面对甲醇动力船舶陆续投运却缺乏配套加注服务的实际困难,重庆海事局积极倾听企业诉求,主动牵头组织相关单位,统筹码头企业、运输方、检验机构等资源,快速推动川维码头依托现有设施升级临时加注能力。这一服务举措有效解决了当前阶段船舶甲醇燃料“加注难、加注慢”的痛点,为航运企业节省运营成本,助力企业清洁运力顺利投用。
服务与监管并行,保障作业安全。
在推进加注服务过程中,重庆海事局坚持“服务跑在前,安全不放松”,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帮助企业完善设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同步规范加注流程和监管要求,实现服务与安全一体化推进。在首次加注现场,执法人员提供全程指导与支持,严格核查资质与安全条件,为企业安全高效作业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绿色能源服务链,推动行业转型。
此次甲醇燃料试加注的成功,初步形成了“生产-储运-加注-应用”一体化服务生态,是重庆海事局优化航运营商环境、支持企业绿色转型的又一实际举措,也为长江航运清洁能源推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样板。
重庆海事局将继续提升清洁能源船舶配套服务水平,持续推进设施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携手各方共建绿色、安全、高效的长江航运新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