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记者走进龙街镇古富村生物质燃料加工厂的轻钢厂房,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轰鸣运转,秸秆、枯树等农林废弃物经过破碎、压缩、成型等工序,化作颗粒状燃料倾泻而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作为永平县首家生物质燃料加工厂,这里正将曾经的“农业废料”转化为“绿色燃料”。

“别小看这些颗粒燃料,以烤烟生产为例,1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可以烘烤700公斤左右的烤烟,相较于燃煤能节约20%的燃料成本,相较于电烤能节约60%的成本。”加工厂负责人赵品锋抓起一把燃料颗粒,向记者介绍它的“绿色能量”。“自今年8月投产以来,加工厂已‘消化’农林废弃物800吨,生产颗粒燃料500吨,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800元。”赵品锋说。
“以前用秸秆烧火做饭,呛得眼泪直流。现在秸秆拉到加工厂能卖钱,有了一笔不错的收入。”村民许留清算起增收账,满脸笑容。他把自家5亩玉米的秸秆全卖到了加工厂,加上在厂内务工,每月稳定收入4000元。“既能挣到钱,又能按时回家照顾老母亲,日子踏实多了。”许留清说。
秸秆、木屑、核桃壳等“变废为宝”,不仅破解了农林废弃物处理难题,更点亮了龙街镇的“烟烤革命”,成为当地打开“致富门”的第一把“金钥匙”。 |